结肠息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跟师心得弟子跟师学习笔记分享
TUhjnbcbe - 2022/6/18 15:43: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213/4337492.html

年5月26医院悬壶堂跟随恩师出诊学习,由于非中医科班出身,去前担心能否听懂同时又对临床充满无限好奇。去后亲见大批患者自各地慕名而来,恩师日诊90多例,始终面容和蔼、从容亲切、忙碌有序,在把脉用方的同时给病人以强烈的精神鼓舞。现将学习收获记录如下:

一、理论认识有提高

在诊断过程中,恩师结合病案经常向众学生传授中医之道。比如望闻问切四诊手段综合判断,辨证施治的理念,强调的是整体综合和辨证治疗。再如,给大家讲源于《道德经》的经典哲理: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说明学习中医重在掌握规律和修养医德,不能用西医的线性思维简单寻求某种药对某种病。

二、现场感悟临床诊断收获

结束一天跟诊后反观部分案例,结合浊*理论进行揣摩消化。能力所限,兹选一个病案尝试进行分析梳理:

患者A,男,57岁。26日下午来诊

自述症状:近二十年顽固性呃逆,烧心、反酸、晨起口干苦、纳可、眠差、大便溏黏。

病理检查:CAG(C3),胃多发*斑瘤,胃窦肠化,乙肝,结肠息肉,管状腺瘤(低级别)

舌脉象:舌红苔*腻,脉弦滑。

恩师开方:百合、乌药、当归、川芎、白芍、白术、三七粉、生石膏、*连、牡蛎、浙贝、海螺蛸(以上为成方,克数不知,初步推测为9-15克/种)。另加山甲珠6克、陈皮9克、竹茹9克、半夏9克、旋复花9克、代赭石25克、丁香9克、柿蒂15克、石菖蒲15克、郁金12克。另配中成药化浊颗粒、阿拉坦五味丸和仁青芒觉。

分析感悟:患者年近60,长期呃逆、反酸、烧心,主症是萎缩性胃炎,脾胃为后天之本,主食物受纳和精微运化,脾胃失养故形体消瘦、面*。热邪浊*犯胃,灼伤胃津,胃气上逆故产生呃逆、烧心、反酸、口苦干等系列症状。根据“浊*论”研究,苔腻表明胃肠感受浊*之邪,加之色*表明热邪侵犯,也佐证了胃*斑瘤和结肠息肉发生的原因。同时,脾与肝病常常相互影响,脾生化血肝藏血,二者运行不畅必然影响心脏供血,故神不能安、眠差。脉弦滑表明为实证。在治疗上,上方以清火降逆、化浊健脾、活血安神为主导。方中重用代赭石并配以丁香、旋复花、柿蒂降逆生津,百合养胃阴,白术健脾燥湿,用当归、川芎、三七、山甲珠、乌药、白芍活血行气增加血液排*运化能力,生石膏、*连、浙贝、海螺蛸、牡蛎外加化浊颗粒清热泻火、解*散结,陈皮、半夏、竹茹清热化痰健脾,石菖蒲、郁金安神理气解郁助眠。

三、疑惑与问题

1、该患者病症用中医术语表述为何症?

小发老师答疑:呃或噫哕,胃痛者为胃脘痛。

2、脾胃病患者是否都面色发*、体型消瘦?望色在脾胃病诊断中是否重要?

小发老师答疑:脾胃病患者面色有白、有*、有青,体型有胖有瘦,根据体质和病症不同,脾胃病以舌脉诊为主。

3、根据《伤寒论》的相关论述,脉弦一般是寒症的表现,但该患者舌象明显是热*。二者是否矛盾?

小发老师答疑:《伤寒论》后脉学不断发展,弦脉不一定是寒症的表现,建议精读《濒湖脉学》等,结合实际多观察。

弟子:郝福和

年5月27日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师心得弟子跟师学习笔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