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肠息肉是一种慢性的炎症。如果出现大便时出现下列三种情况,那么很有可能是肠息肉。
1、便血
很多人会误认为是痔疮造成的,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肠息肉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便血。
痔疮和肠息肉不一样,便血一般都是在大便之后才会有血,而且颜色是红色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流血的。而肠息肉不同,它的血液是深黑色的,而且还会混入粪便之中,不会有血液流出。
因此,如果有大便出血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有可能是肠息肉。
2、排便方式变化
如果是肠息肉,那么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习惯就会发生变化。一般会有大便的时间、次数、便秘、腹泻等。
肠道息肉还会反复出现便秘、拉肚子、腹痛等症状。偶尔也会有便意,但排便困难,要费很大的劲来排便。这是肠息肉的症状。
3、大便形态变化和其他征象
对正常的人,大便的形状应为圆柱形。但如果是在结肠里长了息肉,息肉就会挤压到粪便,导致大便的形状变得更小,或者呈扁平状,甚至还有一些血迹。
另外,肠息肉比较大的话,可能会导致肠套叠,从而导致肠梗阻。直肠息肉是带蒂的,一般是在排便过程中会有息肉脱垂于肛门外。
所以,如果有以上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因为肠息肉。尽管肠道息肉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但大多数肠道息肉在发生初期并无任何征兆,因此很容易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