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食物经过胃、小肠消化吸收,而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在大肠内会进一步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最终形成大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大便应该是黄色的,呈现香蕉形状的,硬度和香蕉差不多的“香蕉便”,排便过程中基本不用费力。
但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拉出的大便是一粒粒的;有些人刚开始排的时候特别硬,然后突然变稀;有些人则是完全稀便,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大便性状也能反映出饮食问题,甚至能预警一些疾病!还不快来了解一下~
1
场景一:拉出“栗子便”
排便的时候,有便意但排不出,即便用力排出来,大便又干又硬,一颗一颗的像栗子一样,这是便秘的一种表现。多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不良习惯等有关。
1肠道功能紊乱
结肠运动太慢时,吃进去的食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水分就会被过度吸收,导致大便干结,难排出。此时,加强肠道蠕动是重点。
提肛:两眼微闭,左手托右手放在脐下,肛门轻轻向上提起,同时手向上抬起,直到与肚脐持平。然后再慢慢放松,把手放下,回到之前的位置。
揉脐:右手掌心对准肚脐,用左手压住右手,顺时针转动,反复做30次。
推脊:两手握拳背在背后腰间位置,放在脊柱两侧,向下推,一直推到尾骨两侧,然后向上滑动回到原点,如此往返算一次,重复做30次。
2不良饮食习惯
比如:饮水少、摄入的食物过少,或者是食物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过少、吃了太多的燥热类饮食,都可能导致大便干结。
建议: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定时定量吃三餐,多吃新鲜蔬果,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具体可以看下图:
3脾胃虚弱,大肠津亏
脾胃虚弱的人群,一是无法把津液很好地运送到肠道中去,导致大肠津亏。此时,肠道缺少津液的濡养滋润,大便就会变得干燥。
二是由于脾气虚弱,推动肠道无力,肠道运动迟缓甚至停止,水分被进一步吸收,大便中水液过少,就会变得又干、又硬、又少,堆积在直肠肛门,形成栗子样便,很难排出。
做法:取麦冬30克、玄参20克、石斛20克、沙参20克,一起放入锅中煮10分钟后,装入杯中代茶饮。头遍水喝完后,直接续水冲泡即可。
麦冬具有生津、润肺、养阴、清心的功效,玄参滋阴降火、润燥通便、凉血,石斛和沙参都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之效。四种食材放一起能很好地滋阴补水,润肠通便,适合栗子便人群。
2
场景二:大便“细短软”
排出的大便细软短小,除了与上述的饮食习惯不良有关,还可能是气滞血瘀,更要当心是疾病找上门!
1气滞血瘀
若偶尔大便变“细短软”,中医认为与气滞血瘀有关——脾气能推动人体血液正常循环,如果脾气虚,血液就会运行缓慢,容易瘀堵,即中医所说的血瘀。此时患者可感到腹部胀闷,肛门下坠欲脱,这种不适会使患者产生想排便的错觉,但实际上粪便还没到该排出的时候。
当患者强制收缩腹部试图排便,把尚在大肠远端并未形成的大便强行挤压出来,最后排出的大便细软短小,也称“拨鱼便”。
对于拨鱼便症状较轻、出现时间较短的患者,可以试试益气活血、祛瘀通便的代茶饮。
做法:取党参30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放入锅中煮10分钟后,装入杯中代茶饮。可多次续水冲泡。
这些药材都是药食同源的,可以久服,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党参会刺激肠道分泌大量的5-羟色胺,从而刺激肠蠕动,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但若大便变细的同时还伴有其它并发症,则需高度重视!
2痔疮
痔疮发展到后期,发展成环状痔,又或者合并有血栓性痔疮或痔疮并发感染时,由于局部组织水肿、变硬,大便排出时可能因为受到压迫而变细,甚至出现凹槽。
3直肠息肉、肿瘤
随着息肉、肿瘤增大,容易导致肠腔狭窄,排出的大便变细;若继发炎症感染,排便时肛门局部分泌物增多。
除了大便性状的改变,肠癌患者还可能会有排便时阵发性腹痛、腹部有包块、贫血亦或是突然消瘦、放屁次数突然增多、屁臭等症状。
注意:如果是单纯的直肠息肉,建议发现以后尽早进行直肠息肉切除手术,如果伴随有直肠膜炎症,首先需要进行消炎治疗,待炎症消除后,再进一步进行直肠息肉的切除手术治疗。
若怀疑是肠癌的,医院做个肠镜检查。
3
场景三:大便溏浠、黏腻,粘马桶
1可能是两种食物吃多了
①粘性纤维吃多了,大便湿软
不少蔬果,比如:山药、秋葵、海带、橘子、苹果等,都含有一种特殊的粘性成分——可溶性膳食纤维。
它在肠道内呈溶液状态,有较好的持水力,且易被肠道细菌酵解,可产生丁酸、丙酸、乙酸等短链脂肪酸,使肠道粪便含水量高且呈软化状态。因此若是此类食物吃多了,大便会过于湿软,可能出现粘住马桶的情况。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所以不用过于紧张。
②肉食吃多了,大便粘且臭
若是你偏爱肉类荤食,尤其是油炸、烧烤类的做法,那么发生大便粘马桶的几率就会很高,而且大便还会很臭。
这是因为,太多油腻或高蛋白的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令肠胃无法完全吸收,造成消化不良,便便就会不成形,而且黏黏的;另外,大鱼大肉之类的荤食含有丰富的硫,进入人体后,代谢产生的硫化物就会臭气十足。
2脾虚生湿,湿阻下焦
从中医的角度看,大便黏腻,主要考虑是脾虚生湿、湿阻下焦所致。
“脾主运化”,能运化水谷和水湿,化生气血为人体所用。如果脾胃的功能受损,不能化湿,湿邪积聚在体内,时间长了就会化热,形成湿热;而湿热下注,阻碍下焦,就可能出现大便黏腻的情况。
除了大便粘,湿热重的人还可能出现小便赤黄、异味大的症状,面部还易生粉刺、痤疮,舌尖还可能发红。
我们可以用薏米、怀姜、葛根、赤小豆、茯苓、芡实、蒲公英、金银花、鸡内金,这9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制作薏湿糕。
其中薏米入脾、肺、肾经,可以健脾利湿;赤小豆有“祛湿皇后”之称,是健脾养胃、祛湿清热的一把好手;芡实味甘涩、性平,既能健脾,又能排湿;茯苓健脾利水,滋养心肺脾肾……
这些食材协同清湿、排湿、挡湿,能让身体远离湿邪;而且经过搭配后性质平和,适合各种体质的人。如果觉得制作麻烦,大家也可以直接购买成品食用。
总之,若长期便秘,一定不能忽视、耽搁,应当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而若经常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并伴随其它不适的,也要尽快就医检查。
(我是大医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