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冠心病、心梗和脑梗的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只要没有禁忌证,这些患者均应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但因为种种原因,有些患者常常自行停药。那么,心脑血管病患者擅自停用阿司匹林会有啥结果?这不,还真有人试了试,结果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连打6个电话却只说同一句话,
患者为何会迅速“健忘”?
“医生,我好像上岁数了,最近总是记不住东西,怎么办啊?”七月的某一天,67岁的心血管病患者李大爷打通了医生的电话,诉说自己的困惑,然而这样看似普通的一通电话,却救了他的命。
接到电话后的医生没有多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医院检查一下,挂一下神经科吧”。“好的,我过两天就来。”
令医生没有想到的是,挂掉电话后,第2个电话又打来了。“大夫,我最近记忆力不行了,怎么办啊?”相同的电话,相同的通话内容,李大爷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向医生重复了6遍,而且每一次语气都像是第一次叙述。
这不是恶作剧,此时,医生觉得李大爷出了问题,想到患者有多年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边接着电话安抚患者的情绪,一边联系神经科医生,简单探讨后得出初步诊断意见,患者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随后,联系患者家属,迅速安排患者来院接受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李大爷正是海马体缺血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后来询问得知今年7月份,李大爷想到之前检查肠道有过息肉,决定再去做胃肠镜。因为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吃阿司匹林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信息,李大爷特别担心自己在做胃肠镜时发生出血。随后,李大爷自己停了服用了快10年的阿司匹林,然而肠镜还没来得及做,停药10多天后,脑缺血发作就给了擅自停药的他一个教训。
擅自停用阿司匹林后果很严重,
警惕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临床中常有患者因各种原因而擅自停用阿司匹林,这可能导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一项纳入6项临床研究、共例冠心病患者的大型荟萃分析评估了停用阿司匹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1]。研究结果显示,停用及拒用阿司匹林治疗与发生严重心脏意外的危险性增高3倍相关(OR:3.14;95%CI:1.75-5.61;P=0.)。LucíaCeaSoriano等[2]对例50-84岁首次服用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心血管病的患者随访3.2-4年,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停药者较未停药者非致死性心梗/冠脉死亡风险增加43%,缺血性卒中/TIA风险增加40%,而消化道出血风险未明显降低,详见图1。
图1.停用阿司匹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瑞典研究[3],对60多万例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或二级预防的患者进行了3年的随访,比较了停用阿司匹林和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患者的心脑血管风险。该研究结果发现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停用阿司匹林患者的心脑血管风险比坚持服用的患者增加了46%,相当于每年每36例停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中,就会出现1例额外的心脑血管事件,详见图2。
图2.二级预防中停用阿司匹林增加心脑血管风险46%
接受内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需个体化评估出血与血栓风险,调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但即使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也不宜轻易停用阿司匹林[4]。年BSG/ESGE指南[4]推荐:除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结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2厘米)、上消化道EMR和壶腹切除术患者,应该根据血栓与出血的风险及患者个体情况,考虑停用阿司匹林外(低质量证据,弱推荐,2C),对于所有接受内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推荐继续服用阿司匹林(中等质量证据,强推荐,1B)。
遵医嘱坚持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获益更多
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二级预防。良好的依从性是保证阿司匹林疗效的重要前提,坚持用药也可带来更多获益。一项纳入16项二级预防随机对照研究(RCT)、约例患者大型荟萃分析[5]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显著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详见图3。
图3.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各类心血管事件显著降低
此外,对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的一项长达20年的生存率调查研究[6]显示,与从未服用者比较,冠心病患者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越久,生存率提高幅度越大,服用阿司匹林10年时绝对生存率提高38%,服用20年时绝对生存率提高42%。
结语
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药物之一,广泛用于ASCVD二级预防。定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良好的依从性。大量循证证据证实擅自停用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而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提高生存率,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因此,对于具备阿司匹林适应证的患者,应该按照医嘱长期服药。
小调研
擅自停用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具备阿司匹林适应证的患者,应该按照医嘱长期服药。
专家简介
张春来教授
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
唐山市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卒中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药物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委员
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理事
医院协会会员
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
河北省心脏危重症协会委员
唐山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兼秘书
唐山市心脏危重症协会常委
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导师
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省级、市级科研课题7项,发表SCl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20篇。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奖4次,多次获市科技进步奖。
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心脏介入治疗及内科危、急、重症的抢救,参与完成各类手术余台。目前研究领域侧重糖尿病心肌损伤及药物干预。
参考文献:
[1]GiuseppeGLBiondi-Zoccai,etal.EurHeartJ.Nov;27(22):-74.
[2]LucíaCeaSoriano,etal.ThrombHaemost.Dec;(6):-.
[3]JohanSundstrm,etal.Circulation.Sep26;(13):-.
[4]AndrewMVeitch,etal.Gut.Mar;65(3):-89.
[5]AntithromboticTrialists(ATT)Collaboration.Lancet.May30;():-60.
[6]RobertMCaliff,etal.Lancet.AmJCardiol.Mar15;8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