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据统计,我们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加强对胃癌防治的重视程度,普及预防知识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介绍,胃癌的发病原因很复杂,男性的胃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特别是中年男性,多患有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如久治不愈就很有可能发展成胃癌。医院副院长沈琳:“实际胃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经常进行这方面的筛查,比如说内窥镜的筛查,每年或者每两年筛查一次的话,胃癌发生在摇篮的阶段就可以及时阻止。”
我国胃癌发病率高跟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如嗜辣、喜食腌制食品等。而口味太重的食品会刺激消化道,引起器官病变。
此外,三餐不规律,进食过快、过烫,长期食用油炸食品,以及熬夜、酗酒、吸烟、压力过大等,都容易造成胃部损伤。
有调查显示,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得胃癌的机率,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气进食为1.5倍,喜吃烫食为4.22倍。
医院副院长沈琳:“有时候人家说生气,气得不想吃饭,就说明情绪方面影响到我们胃的功能,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模式,去除一些可能引发胃癌的因素。”
因此,医护人员建议,防治胃癌从养胃开始,需要长期坚持。规律生活、缓解压力、戒烟限酒、不滥用药物,少吃路边摊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起到保护胃部的作用。
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对于养护脾胃很有好处。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的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适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南瓜烹饪方法多样,可蒸食、熬粥或煲汤。
小米
中医认为,小米味甘性平,入肾、脾、胃经,《本草纲目》也有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的记载。小米的膳食纤维含量在粗粮中偏低,口感细腻而容易消化。小米可单独熬煮成粥,也可添加大枣、百合等熬成营养粥品。
红薯
古书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现代研究表明,红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帮助刺激肠胃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保护肠胃。红薯可以直接煮食,也可用来熬粥。
山药
中医认为,山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胃、肾经。历代古书对山药的平补作用均有记载,《本草纲目》中提到,山药益肾气、健脾胃。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能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山药吃法多样,可将山药与大米、小米、红枣等熬成杂粮粥,也可将山药研细磨粉后与米粉混合,熬成糊糊喝,还可将山药蒸熟后制成蓝莓山药食用。
姜
中医认为,生姜汁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食疗本草》说它“止逆,散烦闷,开胃气”。生姜在中药中常用以治疗恶心、呕吐,对胃病患者很有帮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富含的姜辣素能刺激消化道的神经末梢,引起胃肠蠕动,增加唾液、胃液和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健脾胃、增食欲。姜除了用作调味料外,还可以用来泡水喝。
胃癌的四个征兆出现这4个症状,小心胃癌病变信号一:疼痛性质的改变
胃癌会引起炎性浸润、穿透浆膜,从而侵入横结肠系膜,诱发持续性的强烈疼痛,并延伸到腰背部。因此,胃病患者如果发现胃部疼痛性质出现改变,则要警惕是否出现癌变,医院检查。
信号二:明显消瘦
年龄超过40岁的胃溃疡患者,如果短期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厌肉食、呕吐物为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明显消瘦、疲乏无力、营养状态不佳,且药物治疗效果变弱,则很可能是癌变的信号。信号三:出现固定的包块
一部分胃溃疡病人在其心口部(胸骨正中凹陷处)会摸到包块,且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而且包块会慢慢变大,按压时会有痛感。随着包块的增大,呕吐情况会加重,这种情况大多都是发生了恶变。信号四:无法解释的黑便
一般而言,在进食大量的猪、鸡、羊等动物血后,或者服用某种药物后,粪便颜色会加深。如果胃溃疡患者无征兆地出现黑便,或者大便一直带血,就要警惕是否恶变了。来源:BTV新闻、综合网络编选: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