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67岁
乙状结肠癌,(pTN1M0,IIIB期)
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序贯化疗治疗,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靶向治疗
治疗1年余,长期随访
右腹部疼痛减轻,病情基本控制
初识患者息阿姨走进诊室,“医生,最近我的右边又有点疼,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息阿姨指着自己的右上腹部,我看了看位置,心里出现不好的念头,该不会是癌症转移了吧。息阿姨是去年进行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诊断为乙状结肠溃疡隆起型中分化腺癌,pTN1M0,IIIB期。进行手术后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10周期序贯化疗治疗,治疗后复查胸腹部CT检查提示:肺部未见异常,乙状结肠癌术后改变,未见明显复发征象。但是现在开始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很大可能是癌症转移,所以,为进一步进行诊治,以乙状结肠癌术后收住入院。
治疗过程入院后复查结肠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癌术后改变,结肠黏膜未见异常。生化系列、凝血、免疫检查、尿便常规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g/L,有一点轻度贫血,由于便常规、凝血等检查正常,排除消化道出血及血液系统疾病后,我对息阿姨说日常可以注意吃一些红枣等食物补充营养,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不用太紧张。肿瘤系列:癌胚抗原15.4ng/ml,糖类抗原CA.9IU/ml,糖类抗原CA.IU/ml,糖类抗原CA.64IU/ml,糖类抗原CA.97IU/ml,糖类抗原CA-.9IU/ml。这些检查指标提示身体可能出现肿瘤细胞,但是由于并不是只有肿瘤细胞有这些特定的标志物,不能肯定是否有转移癌的出现。
所以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腹部CT,结果提示:乙状结肠癌术后改变,吻合口通畅,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肝右叶可见散在结节样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边缘结节强化,肝右叶可见多发结节样低密度,肝右叶部分结节增大,考虑转移瘤。听到这个消息后,息阿姨开始变得悲观,她问我,转移了是不是就代表没救了,看着她悲伤的面容,我和家属都十分的心疼,我劝息阿姨,但是癌症转移并不是结束,您先不要放弃希望,我们还是有别的办法治疗的。根据指南推荐,一线接受奥沙利铂治疗后出现局部复发患者给予二线方案,给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靶向治疗。
图:复查腹部CT提示肝右叶部分结节增大,考虑转移瘤
治疗过程中复查生化系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0.70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2.20U/L,总胆红素19.90umol/L,直接胆红素.70umol/L,间接胆红素16.20umol/L。总蛋白86.10g/L,白蛋白49.60g/L,由于生化系列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考虑化疗药物导致的肝脏损伤,于是给予双环醇保肝治疗。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浅表淋巴结彩超检查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复查腹部CT检查,发现肝脏转移瘤,虽然息阿姨曾十分伤心,但在家属及我的劝导下,息阿姨逐渐放平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出院时,息阿姨右腹部疼痛症状缓解,脸上也逐渐出现笑容,她说,“既然已经转移了,难过也不会影响它的改变,还不如接受。”看到息阿姨如此豁达,我发自内心地十分欣慰。
医生感悟乙状结肠癌在手术后要在前2年之内每个月一次,-5年半年复查,5年以上的患者可以1年复查一次,复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肿瘤系列、胸部及腹部CT检查等等,同时也要检查肠镜,监测结肠肿瘤是否复发。但是很多人以为手术以后就完事大吉,经常复查十分复杂而且浪费,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就像息阿姨一样,总是抱着侥幸的心态,认为肿瘤不会复发或转移,但是,当发现肿瘤转移后又十分后悔没有及早进行检查,导致疾病发展而不知。
面对癌症,我们千万不能放松警惕,癌症十分狡猾,当我们一不留神的时候,它就会通过血液、淋巴道等途径进行转移。所以,我们要随时监控它的动态,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积极复查,及早治疗。坚决战胜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