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是这么说的:冯医生您好,我的肠息肉经常复发,而且大便不爽,像挤牙膏一样,每天要去便很多次,请问该如何调理?
肠胃湿热成病灾
西医常把这类肠胃症状归类为慢性肠炎,其特点就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被认为是一种现代难治病。对于这种情况,西医目前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氨基水杨酸类、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但这类药物容易产生过敏和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同样是慢性肠炎,根据病情的不同分有不同证型。如这位朋友所说的症状,是比较典型的肠胃湿热证,大多是外感时邪、饮食不节制或情志内伤导致的,湿热阻滞,气机不畅引起一系列肠胃不适的症状,其特点就是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
这位朋友的肠息肉复发与肠腑中湿热未去有关,我建议还是将肠息肉与湿热一起治疗。对于这种情况,中医调治主要以清热利湿为原则,我常用的方剂为葛根*芩*连汤,方中共有葛根、*芩、*连、炙甘草四味药,如这位朋友的症状,可将*芩去掉,加木香、炒槟榔、枳实三味调治。
一道名方解湿热
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个“葛根*芩*连汤”,名字听上去似乎很普通,实际上是记载于《伤寒论》中的一道名方。原方由葛根、炙甘草、*芩、*连四味药组成,葛根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阳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故为君药;*连、*芩清热燥湿、厚肠止利,故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里泄热,燥湿止利之功。
现代医家常用此方调治湿热内蕴引起的肠道炎症,之前我曾看过这样一个病例:年轻患者出现腹泻、左下腹痛、脓血便症状1年多,而且愈来愈重,后期有大便烂,里急后重并伴有粘液血便,每天便3~5次。西医院内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开了柳氮磺胺吡啶、丽珠肠乐等药,患者服用了一个多月,症状反而加重,于是转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后判断这位患者属于湿热内蕴大肠而致病,以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连服7剂后腹痛减轻,再调整方药后连服21剂,各项症状都明显改善,排便中已经没有粘液和血,最后辅助参苓白术散调理2周,症状皆消。患者痊愈后再查肠镜,显示结肠充血、水肿、糜烂均已消失,症状至今未见复发。
现在的肠炎患者中有不少都是因湿热内蕴肠腑而引发症状,*芩、*连等苦寒清热的药物,多具燥湿作用,湿去*除,则肠道功能可以恢复正常。而且以西医角度来看,葛根*芩*连汤中*连、*芩、甘草三味药的主要成分都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显著改善炎症引起的水肿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时多作为基础方,具体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加减化裁,建议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尽早面诊专业中医医师,通过辨证施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