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消化内科近日完成一例内镜下乙状结肠巨大息肉切除术,再次刷新内镜下治疗新高度。
66岁的赵先生近1年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伴大便不成形的情况,起初以为是饮食不当所致,一直未在意。因症状持续不缓解,赵先生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在医生的建议下,他接受了一次结肠镜检查。谁曾想,肠镜刚进去就发现乙状结肠有一处巨大隆起型息肉样病变,呈菜花状,占据肠腔2/3,大小约5.0×5.0cm。在染色内镜NBI的观察下,医生发现息肉表面部分微血管及腺管欠规则,不除外局部癌变,建议完善超声肠镜检查明确病变深度,决定下一步处理方案。
赵先生住进了消化内科病房,对他而言,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是内镜下治疗还是外科手术?内镜下治疗是最理想的选择,不仅创伤小、花费低,而且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器官及功能,是一种超级微创的治疗方式。但赵先生这处结肠病变较大,且不除外恶性肿瘤,能否进行内镜下治疗,需要依靠超声内镜的评估及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接下来,消化内科主任程艳丽为患者进行了超声肠镜检查,结果提示病变部位呈中低回声,起源于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及浆膜层完整,病理提示为腺瘤,可以实施内镜下微创治疗。
但对于5.0×5.0cm的巨大息肉,即使进行内镜下治疗依然存在一些困难:
1.视野差,由于息肉占据管腔2/3,术中可暴露视野极小,手术难度较大;
2.控镜难,息肉位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游离度大,对术中控制镜身有难度;
3.技术难,肠壁较薄,息肉切除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为保证手术中患者的安全,程艳丽经过缜密分析,决定为其实施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piecemealmucosalresection,EPMR),即在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分块切除,是一种结合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注射术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在确定治疗方式后,患者在无痛全麻下接受EPMR治疗。程艳丽小心定位、注射、布线,一步步将病变彻底切除,并给予组织夹封闭创面,手术获得成功。术后病理显示绒毛管状腺瘤,这是一种结肠腺瘤型息肉的病理类型,极易发生恶变,切除后可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赵先生的结肠巨大息肉顺利切除,术后恢复顺利,离院前他亲自向程主任及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们道谢,感谢程主任精湛的医术,感谢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
据相关研究发现,超过90%的结肠癌由结肠腺瘤性息肉转变而来,小息肉→大息肉→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恶变过程一般需5-10年,个体差异不同进展速度存在差异,存在少数进展较快的病例。因此,只要及时进行结肠镜的筛查,是可以预防结肠癌发生的。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及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已成为巨大消化道息肉的优选治疗方式,这一技术的开展,为患者提供了内镜微创治疗的选择,免除了外科手术之苦。
医院消化内科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帮患者之所需,竭尽全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