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害怕做肠镜有没有简便的检测方法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原创Susan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收录于话题#CCDE6个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

当前我国消化道肿瘤形势依然严峻,结直肠癌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我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远低于美国及日韩,早期诊断率也明显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如何降低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升其早期诊断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在近日召开的年中国消化内镜学年会上,医院的李延青教授就“如何做好结直肠癌筛查”这一题目从以下几方面作了精彩的报告。

为什么要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意义就在于“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

结直肠癌大多由息肉演变而来,其发生发展是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增生性病变→小腺瘤→大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癌→晚期癌,平均约10-15年。

晚期结直肠癌即使进行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不足40%,患者负担沉重;如果能在早期阶段发现并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5%甚至可以完全治愈,不仅能提升生存率,还可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结直肠癌早期一般缺乏特异症状,并不容易引起人们的警惕,因此通过特定的筛查手段来早期发现病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直肠癌筛查手段有哪些?

结直肠癌筛查手段包括无创检测和有创检查,特点不一。

结直肠癌的筛查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gFOBT):目前已不推荐应用;

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fecalimmunochemicaltest,FIT):敏感性较化学法提高,适用于人群筛查;

粪便DNA检测(FIT-DNA):FIT-DNA较FIT敏感性更高,但价格昂贵;

乙状结肠镜检查:目前不推荐用于筛查;

结肠CT成像技术:国内较少使用;

结肠胶囊内镜筛查、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等:目前国内暂不推荐;

结肠镜检查:能够直视下观察肠道黏膜并可在病变部位取组织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是无可替代的核心方法。

结肠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意义重大

结肠镜下活检标本的病理检查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结肠镜检查有一定的结直肠肿瘤漏诊率(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结肠镜对腺瘤的漏诊率为26%、进展期腺瘤的漏诊率也达9%),且多种因素都可影响结肠镜检查的质量。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是保证结直肠癌筛查成功的重中之重,质控标准包括以下:

(1)肠道准备合格率≥90%;

(2)回盲部插镜率≥95%;

(3)退镜时间≥6分钟;

(4)腺瘤检出率≥25%(男性≥30%,女性≥20%);

(5)此外对阳性结肠镜平均腺瘤数也有要求。

“如何实现理想的结肠镜质量控制”一直在被不断地探索,基于人工智能(AI)的结肠镜智能质控系统(AQCS)应运而生。李延青教授团队应用并系统整合DCNNs模型,形成结肠镜智能质控系统(功能包括退镜检查时间质控、肠道清洁度提示、退镜稳定性提示及息肉定位提示),应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已发表的研究中表明,AQCS的确在改善退镜时间、肠道清洁合格率、腺瘤及息肉检出率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基于DCCNs结肠镜质控模型设计

尽管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肿瘤早期诊断的最佳手段,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局限之处。结肠镜检查是一项有创的侵入性操作,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相当部分人群于肠道准备时出现不适等等,这些问题都限制了结肠镜筛查的开展。

这种简便的检测方法可应用于人群筛查

鉴于结肠镜检查的侵入性、并发症及需要肠道准备等因素,人群对结肠镜检查的接受度仍较低,因此结直肠癌筛查有必要从最简单方便的方法开始。

我国人群筛查也推荐采用2步法进行,从中筛选出需要接受结肠镜检查者:

(1)通过结直肠癌筛查评分、问卷和(或)常用初筛试验筛选出高危人群;

(2)评分、问卷评定为高风险或FIT、粪便DNA检测阳性者归为高危人群,需接受结肠镜检查;无以上任一项者为非高危人群,建议采取多轮非侵入筛查和定期随访策略。

初筛试验中粪便潜血试验操作简便、价格适中,其中FIT最为常用。FIT又分为定性FIT和定量FIT(qFIT)。李延青教授指出高敏定量FIT(hs-qFIT)的应用价值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