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是盖在口腔各软硬器官的“衣服”
多数情况是粉红色的
却时常被其它颜色所“点缀”
常见的有黑色、黄色、白色、红色、灰色等……
这些不同的颜色有些属于正常表现,有些却是异常,且对已患有、却不知情的全身疾病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因此,我们都应该及时发现自己口腔黏膜颜色的异常改变,及时就诊加以鉴别,才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口腔黏膜发黑是最为常见的颜色改变之一。虽说黑色是健康的肤色,但对于口腔黏膜来说,却不尽然哦!
口腔黏膜发黑
暗示着什么全身重要疾病?
近期,76岁的王婆婆(化名)因“嘴唇发黑3个月”在家属陪同下来到浙大二院口腔内科就诊。她表示3个月前无意间发现自己上下嘴唇发黑,当时没太在意;最近可能是焦虑的缘故,经常照镜子自检,发现病损越来越来多了,有点担心,就来看了。但奇怪的是,这些黑色病损不痛、不痒,没有任何症状,也没红过、烂过。
经过仔细的临床检查,医生发现不仅仅上下嘴唇有她自己说的黑色病损,同样,王婆婆的两边腮帮、嘴巴里的“天花板”等部位都可见黏膜发黑。虽说黑色病损累及范围较广,但医生也发现这些都是平伏、无糜烂、无充血、无触痛的病损,颜色也相对不深,起先为王婆婆病损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一半。
在详细询问王婆婆工作性质以排查重金属接触可能,有无腹痛、呕吐、腹泻、黑便,是否感到疲乏等病史后,主诊医生随即为患者做了皮质醇激素检测,并有针对性地建议患者至消化内科进一步就诊,做胃肠镜以排查胃肠道息肉可能。
结果提示患者的横结肠距肛65cm和25cm各见1处直径1cm和0.7cm息肉(而皮质醇激素则在正常范围内)。因此,通过该检查,基本明确王婆婆患的是“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什么是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口腔主要表现为口唇周围、颊部、上腭、舌头等部位的黑色、棕黑色、褐色,扁平,散在或群集分布,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片,随着年龄增加,数目可增加,色泽也可加深,患者常可检查出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多见于小肠、结肠,也可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常伴有腹痛、腹泻、呕吐、便血、贫血等症。这类息肉若不及时干预治疗,有恶变倾向。
通过主诊医生近期的随访了解到,王婆婆已在内镜下行息肉摘除术,相信术后王婆婆的口腔黏膜色素沉着、肠道息肉及伴发的全身不适症状会不断改善。
引发口腔黏膜发黑可能的病因?
引起口腔黏膜发黑的病因较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外,补牙材料(银汞合金)、经常抽烟、慢性重金属(如铅、汞、铋)中毒也会引起口腔黏膜发黑,但一般在去除刺激因素后,色素沉着可慢慢消退,患者一般也无明显不舒服。
另外,有一种内分泌疾病,也会引起口腔黏膜发黑,它就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口腔黏膜色素表现和“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相似,但患者多伴有乏力、消瘦、精神不振、做事提不起劲头等全身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昏迷危重情况。通过查血发现皮质醇激素降低可确诊。
还有一种疾病也会引起口腔黏膜发黑,就是“恶性黑色素瘤”,但它要“凶险”的多!多数来源于黏膜黑斑,约三分之一可发生恶变,与损伤、慢性刺激、不恰当治疗等有关。这种疾病可表现为不对称性、弥散状边缘、颜色不均的黑色斑片,范围较大(直径6mm),短时间可迅速扩大,颜色加深,而且还会出现发红、溃烂、肿块等。
另外,全身疾病常常累及于口腔,多数甚至会首先表现于口腔,口腔也被认为是人体的无声警报系统,也是口腔医生的价值体现所在。
在第32个“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浙大二院组织了口腔外科(刘雁鸣口腔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严奉国副主任医师、季正文副主任医师)、口腔内科(陈莉丽主任医师、吴燕岷主任医师、孙伟莲主任医师、郑幼洋副主任医师、马婧媛副主任医师、刘炜副主任医师)、口腔矫形科(董研主任医师)、综合牙科(章燕珍主任医师、廖大鹏副主任医师)各个科室的十二位知名口腔专家,利用周日休息时间,在9月20日上午为公众开展了主题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为“均衡饮食限糖减酸,洁白牙齿灿烂微笑”的爱牙日义诊服务。
网上义诊号一开放,便一抢而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基础上,各位专家耐心详细解答了市民和病友们提出的各类口腔健康问题,并获得一致好评和认可,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医院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