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新快报讯12岁少女感觉疲劳和间断拉血便,医院检查发现结肠内密密麻麻都是息肉!原来她得的是一种几乎%癌变的家族遗传性肠病。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三位,其中超过80%的结直肠癌由结直肠腺瘤发展而来。虽然结直肠癌发病原因大部分不明确,但有一类几乎百分百会发展为肠癌,其中之一就是少女得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半年前,来自广州的花季少女小花(化名)身体开始出现异常,不仅面色萎*还总是感到疲劳及间断拉血便等。觉察到孩子有异样后,医院进行检查,在查血常规时发现小花的血色素远低于正常值,只有84g/L,除此之外,胃肠镜及CT检查发现小花的结肠壁布满息肉样隆起。一家人看到检查结果都震惊了,在朋友建议下立马来到医院,找到了结直肠肛门外科练磊主任医师。练磊查看检查结果后,详细询问家族史,考虑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所致的便血及贫血。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小花的肠道内布满息肉,并且出现便血等症状,已有手术适应症了。为此,练磊团队向家属提供了几种手术方案,包括切除全部结肠和直肠,并进行永久性回肠造口;或者只切除结肠,保留直肠,进行回肠与直肠吻合等。手术前,家属强烈要求保留肛门,并希望术后能规律排便,尽可能减少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了解到患者需求后,经过多次讨论,团队最终决定,切除小花的全部结肠并保留直肠,通过设计回肠储袋与直肠进行吻合,尽可能不改变她的排便习惯,同时进行预防性回肠造口。
还好,病理结果提示,小花的肠道息肉病理为管状腺瘤,尚未发生恶变,更加支持了上述方案。
成功手术后三个月小花回院复查,肠镜检查显示储袋黏膜及吻合口已经恢复正常,并进行了回肠造口关闭。
练磊介绍到,小花患上的FAP是一种由APC基因突变引起的、以结直肠多发腺瘤性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大肠息肉数目至少枚以上,多在-0枚之间,最多可达枚,数量多时呈地毯式密集分布,几乎看不到正常黏膜,大息肉多有糜烂、出血。如不预防性切除结肠,患者至50岁时几乎%癌变。
练磊建议,对于已经明确为家族遗传性消化道息肉病的患者,需要及时筛查:FAP患者和APC突变基因携带者,建议从10-15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此外,建议从25-30岁开始随访相关肠外肿瘤,如甲状腺肿瘤、肝肿瘤、硬纤维瘤等。
他介绍到,进行肠镜监测的FAP患者大肠癌发生率为3%-10%,远远低于未行肠镜检测的患者;因出现症状而就诊的患者,其大肠癌的发生率为50%-70%。因此,进行肠镜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小花家族中并未发生过类似疾病,但对于未行基因检测的家系成员,练磊则建议从10-15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肠镜筛查,直到24岁。对于衰减型FAP(AFAP)家系成员,由于发病年龄较晚,突变基因携带者可从18-20岁开始,每1-2年行1次肠镜检查,并持续终生。
当然,即使不是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的一般人群,到了一定年龄,特别是40岁以后,也应该定期做消化道内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尽早治疗。
Tips:
大便出现异常要警惕
练磊提醒,一旦出现大便异常,就要警惕。大便异常包括:大便性状改变,出现黏液便、脓血便或大便变得细条;大便习惯改变,譬如每天早上准时大便,突然改了时间;大便次数改变,一天一次变成一天几次或出现便秘、腹泻交替,便不尽的感觉。
他强调,血便、黏液便、大便次数增多、肛门下坠、便不尽感、肛门痛、大便变形……以上这些疑似症状,若出现1-2项,医院进行直肠指诊和粪便潜血检查。若出现2项以上症状或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医院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瑜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